美国新闻中文版本篇文章1112字,读完约3分钟

北京11月28日电题:李克强之问:“胡熙庸线”怎么破?

记者欧阳开宇

“这与我们强调的新城市化理念相协调! 》看到国家博物馆人居科学研究展板上的“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的口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如下评价。

李克强总理27日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工匠营国——吴良龙清华大学人居科学研究展”。 展览会回顾了新中国城乡建设的历史,展望了未来国家新型城市化与京津冀协调快速发展的格局。
李克强说,城市化以人为中心,其他一切为人服务,推进城市化不是“地”,而是“人”,而不是“楼”。

在展览室里,李克强和同样参观的几个大学生进行了交流。 他鼓励大学生们在西部发挥专业才能。

“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李克强问大学生。

“我学习了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 ”这个学生回答。 她告诉首相她打算明年毕业去西部就业。

李克强连声称赞。 他说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程度与东部地区有不少差距,但差距意味着潜力,必须依靠你们的计划设计,在西部发挥专业才能。

参观过程中,李克强还停在印有“胡熙庸线”的中国地图前。

“胡熙庸线”是连接中国地图上东北角和西南角两点的线,被认为是适合人居地区的分界线。 在展览厅,“胡熙庸线”的东边密集着“适合居住的地区”,西边埋着大面积的“难以居住的地区”。

指出地图上的“胡熙庸线”,李克强说中国94%的人口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中西部也像东部一样需要城市化。

“我们必须研究在多民族、广疆域的国家,如何打破这个规则,统一计划,协调迅速的发展,使中西部的人们在家门口也能共享现代化。 ”李克强说。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编写任期内的第一份政府事业报告时,将在今后时期重点处理现在的“3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的定居城市,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市小屋区和城中村,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成为邻近城市 参观展览会时,李克强再次提到这个问题。

李克强总理指出,在努力处理“三个一亿人”的过程中应该促进越来越多的中西部人口近邻就业,推动地区快速发展,变得更协调。 而且,人口大量聚集在城市,能源、水、雾、生态等问题也必须解决。

“这关系到亿万大众的切身利益”李克强总理说,人居科学必须以阐明这些难题为中心,进行深入研究,采取对策。

参观的最后,李克强引用诗经讲述“家”的理念。

他对聚集的参观者说“家”是文化之根。 诗经始于爱情诗,因有爱而有家。

李克强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很珍视家的观念。好的人居环境能让人们的家更安全、舒适、宜居,也让中华民族更有聚集力,家园更美好。(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不自然了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