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中文版本篇文章951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网2月13日从国家海洋局网站上获悉,最近,中国在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首次成功完成了水下机器人“海龙”号无人电缆控制潜水器的作业。 这次作业突破了近底连续作业的8小时记录,扩大了两热水区域的分布范围。
春节前后8天,中国首次在西南印度洋1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实施了水下机器人“海龙”号无人电缆控制潜水器的作业。 通过水中机器人的观测,中国大洋科学试验扩大了两个热液区硫化物的分布范围,了解碳酸盐区的分布特征,这些微细资料对中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后续科学试验的从事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1月25日,“大洋1号”船到达中国大洋第30航次第2航段作业区的前一天,“海龙”号进行了正式作业前100米的水下试验。 1月27日、1月29日、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水下机器人共计进行了5次污水作业,其中4次成功。 在本航段作业中,“海龙”号逐一发挥了调查的细节特征,为明确中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的硫化物状况提供了良好的设备保障。 这也是“海龙”首次在本航海中与母船合作时的自动跟踪模式的作业。
在活动热水区的2次潜水中,“海龙”号不仅是“黑烟”(注:因海底硫化物丰富的高温热水活动区、热液喷出时类似黑烟而得名)、盲虾和鱼等热水区的生物,还扩大了死亡“烟囱体”的分布范围。 在非活动热液区,通过水下摄像和照片,了解热液沉积的分布范围,观测热液沉积的分布特征,为海底摄像数据的后续解读提供参考。 在最后的作业中,“海龙”号除了观测到碳酸盐的“烟囱体”外,还成功地取出了水样。 最高科学家陶春辉表示,这次作业的高精度定位,通过通常的调查手段无法达到实时准确控制观测、照片、采样等的能力。
在本航段作业中,“海龙”号的机械手、取样器、温度计等曾在水下从业时出现异常。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水下机器人系统开发师吴超解释称,这可能与设备年头长、个别零部件不太好用有关,也可能与作业时长有关。本航段“海龙”号突破近底连续作业8小时的纪录,而以往水下机器人近底从业时间基本都在三四个小时左右。据悉,对比取样器和机器手出现的问题,设备组已制订多套调整方案。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不自然了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