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的改革具有双重内涵,要向社会化方向迅速发展,改革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

这几年,中国红十字会的改革一直备受关注。 在国务院进行专题部署,红十字会自己也迈出了重要的改革步伐中,为什么社会依然对这个行业的改革有很多立场,甚至有完全不同的评价?

这一定是红十字会自身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红十字会作为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济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客观上具有社会性、国际性和行政性三重特征。 社会救济团体的性质决定了这个组织的社会性,只有按照社会组织自身的规范建设,才能真正融入慈善事业的主流,发挥其核心作用。 国际特征是向中国红十字会学习各国的共同标准,借鉴,开展国际间的合作。 更特殊的是,中国红十字会具有客观的行政性质,将经济体制内化为政府机构,从中央到省、市、县建设红十字会机构,其员工参照公务员管理,负责人一般从公务员调任,按照公务员体制进行晋升和监督 这些特征与通常的社会组织和行政组织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区别。

因此,中国红十字会的改革必然处于社会和行政改革的交汇点。 改革要向社会化方向迅速发展,改革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是典型的社会改革,要推进行政改革。 这种二重性改革的内涵面临着相当艰巨的改革任务。
单纯的“去行政化”是没有根据的。 即使在发达国家红十字系统和政府之间的联系也相当密切。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红十字会的改革必须强调社会化和开放性两大优势,以政府背景为特征,建立对社会大众更有影响力的慈善项目。 越来越多的人期待着对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社会组织处理社会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项目和更好的社会服务。 否则,无论组织自身的体制多么健全,公众都得不到满意的评价。

另外,社会组织承担着一定的政府职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在发达国家也很常见。 例如,美国红十字会负责发行联邦政府的救济金。 我国一点地方红十字会也有一点成功的经验,比如上海红十字会多年前就开始了儿童大病医疗保险项目,北京红十字会曾经引进过这个制度。 类似的经验可以在全国宣传。 而且,红十字会和相关的慈善团体合作,共同推进大病救助等项目,向财政寻求一定的支援的话,有什么不好呢?

关于公开透明,公众要求的不仅仅是公布所有的账目,整个组织体制的开放性更重要。 这种开放包括指导体制和决策体制的开放性,一方面要调整现在的行政结构,吸收相当比例的社会贤人进入决策水平,另一方面要调整决策体制,在决策和日常管理中公开透明度。 这样可以充分吸收公众意见,消除公众不满。

红十字会的社会性,也需要全面彰显。重要文案之一就是组织各类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团队。目前,红十字会的志愿团队已经有了一点专业的注册志愿者,但总体上说还是太少。未来应该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树立发达的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如果公众不仅在大灾时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看到志愿服务,同时能够较容易地参与其中,红十字会的威望如何可能得不到全面恢复呢?(王振耀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不自然了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