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特别报道
“走进针刀医学第一传承人主任医师葛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伴着春天的气息,再一次牵动亿万人民群众的心。两会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其中“释放”的一个个事关民生的利好“音符”也让国人为之振奋,奏响发展进步的新乐章”。在开局起步的春天,共襄凝心聚力的盛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嘉言、献良策,注定会吸引广泛的关注、承载更多的希冀。
2022年全国两会之际,特别报道针刀医学第一传承人葛恒君。
爱国是民族的精神脊梁,奋斗是时代的前进引擎”。2021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沧桑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振兴,文化自信,健康、长寿和长生是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医,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国之魂宝,它有着三千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中华文明的宝库,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为华夏儿女乃至世界人民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医复兴的
踏上从医路,立志做良医
葛恒君1960年生于江苏沭阳,主任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参与朱汉章教授小针刀疗法初期的研发和科研及成果鉴定前的资料整理等相关工作、是中国针刀医学第一传承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医学技术专家标准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世华针刀中医医院院长,中国针刀医学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英国医学院自然医学及天然药物研究中心客座课题教授等职。受聘《实用临床按摩医师》、《国际按摩医师》、《求医指南》等
葛恒君自幼酷爱祖国医学,崇拜敬仰古代医家华佗、扁鹊、孙思邈、葛洪等历代名医治病救人的传奇故事。在高中毕业前就自学中医基础典籍,背诵了《汤头歌诀》、《药性赋》,《药性四百味》、熟读了《内难经》、《医学心悟》、《医宗金鉴》全集、《针灸大全》等。葛恒君院长此生最为欣慰的,是“针刀医学”还在
1976年底,葛恒君被分配到江苏沭阳县镇医院工作。经堂叔介绍,葛恒君认识了朱汉章,并拜他为老师。此时的“小针刀疗法”还处于初级临床试验阶段,当时医院的条件也极为简陋,但每天慕名来找朱汉章诊治中医骨伤病痛的病人络绎不绝。白天忙于门诊,晚上利用休息时间为病房患者治疗。经过几年的跟师临床学习,葛恒君真正掌握了针刀疗法的精髓。他深深体会到,做一名合格的医生,不光是能治好一些病人,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医德和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他立志“不为良相,定做良医”,并一直以这个准则去钻研,去奋斗。
一颗感恩心 追忆师徒情
在采访中葛恒君院长回忆起和朱汉章老师学习时点点滴滴,他介绍说:”当时老师以中医及骨伤科疑难病为特色闻名于沭淮大地,所以不仅有很多中医疑难病找他治疗,还有常见的网球肘、腱鞘炎、肩周炎、腰肌劳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不是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莫名前来看病,在那个年代治疗慢性组织损伤这一类疾病都盛行封闭疗法。朱汉章医生打封闭跟别的医生不一样,效果好,不容易复发。所以就诊患者络绎不绝,其中有一位患者是沭阳县十字人民公社人,王某某、男51岁,询问病史时得知他是一位木匠大师,又是一个体户,带着20多个人开了一个木匠铺,王师傅的家庭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他在一天下午装订箱子时,不慎把钉子碰掉地上,他顺手就到地上捡那一根钉子时,一不小心把棹子上的一把斧头碰到地上,正巧砸在捡钉子的右手掌心,因为斧头从高空坠落时,由于物体的重力加速度,正巧斧头砸到患者掌心的一瞬间,即感到左手掌骨像断裂一样疼痛,自己无意中活动一下手指还能动,钻心的疼痛让法忍受,倾刻间左手肿胀象小馒头,立即到医院拍片检查,未发现掌骨有明显骨折,开点中药内服、局部中药外敷,每天来理疗一次,患者的手背及掌心肿胀一天一天见消,但手掌疼痛未有减轻,更重要的是食、中、指、无名指都不能伸直,后经十几家大医院多次拍片检查,均未发现有掌骨骨折,采取各种手段与方法进行治疗,如打封闭针、服中西药,土方法的都用过了,就是不见效,给患者精神带来很大压力、经济上带来很大的损失。 患者求医之路可以说是找遍沭淮大地,辗转大江南北,他听到所有医生讲的话基本一致就是五个字“没有好办法“。他对
接下来的这次治疗与上几次不同,只见朱老师坐在治疗台一旁,嘱患者将手平放在治疗台上掌心向上,朱老师分别在掌侧第2、3、4,掌骨伸肌腱附着点分别做一记号,叫我来进行消毒,朱老师拿过10毫升的注射器将原装的7号针头换成打封闭用的9号针头,抽吸25毫克醋酸强地松龙加普鲁卡因5毫升后,在做记号处用打封闭的方法将针头刺入皮肤后,这时患者突然尖叫说针下像电击一样剧烈疼痛,并发现患者一只手在不自觉的抖动了三、四下,因病人的手突然晃动,手下的针头卡住已经动弹不了,朱老师只能将手下的针上下左右摇动许久才将针退出来后,把针管里的药水推进到病灶区,奇迹出现了,这时的患者中指和食指明显比治疗前伸直许多了,患者是欣喜若狂,嘴里念叨,我相信朱医生一定有办法把我的手指治直。站在一边的朱老师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不知道为什么在治疗时患者手会颤动几下反应如此强烈,之后就会有这样的疗效?事后得
过五天以后患者又来治疗,朱老师按照上一次的治疗方法又进行一次治疗,这次的治疗不仅是这样做的,而且我发现朱老师用针头在定记号的点(病灶)处进针达到病灶后,分别又在就结节处上下划了二、三次后才将药水推进去,出针后压迫止血。这时候的朱老师虽然有上一次的治疗经验,但是,毕竟心里还是没有足够的把握与经验,当完成这次治疗后仍然是满头大汗,看得出来此汗很显然不是因为室内温度太高流出来的汗水,而是精神上处于高度紧张所致。凭我对朱老师的了解和观察,老师对这位患者治疗还是缺少十足的信心,但他确有一种韧性从不服输的精神,如果是外行人在治疗从现场上看,朱老师只是为患者又做了一次常规封闭治疗而已。但与往常打封闭不同的是:老师在这次治疗过程中,他延用9号注射针头,将针头刺入皮肤后没有
朱老师没有想到的是该患者经过最后一次治疗,通常都要求在第五六天来复查,出乎意外眼前却见到这位患者却在第二天出现在医院门诊前,当时我和朱老师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患者是否是被治坏找上门来了吗?我们还没反应过来,朱老师上前刚想问个究竟还未说出口,这时候只见到患者是双膝跪下在地双手
紧接着朱老师又遇到一位患腰肌劳损(腰3横突综合症)的患者,朱医生试图用同样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这位患者是一位
机会来了,在一天上午老师外出,门诊上来了一位患者招名道姓要做小针刀治疗,她是一位中年妇女,沭阳菜农,张某某,女,36岁,该患者在一年前不慎被手扶拖拉机撞倒,后轮从她右大腿中上部辗压过去,当时患者右下肢明显肿胀,疼痛难忍,下肢伸不直,站立时不敢着地,从髋部向下至膝关节全部肿胀,皮肤完好无损,被送到医院检查,经拍X光片诊断,未发现骨折,医院只是对症处理肿胀很快就一天天消退,但遗留下来的是在大腿内侧上1/3 处见有一条肌肉明显凹陷,长10厘米,深约1.5厘米,宽约2厘米。右下平放时,大腿根部不痛,下肢不能完全伸直,开始考虑是因由于肿胀
由于治疗工具的突破,为经名院名医诊治而治不好的骨伤疑难杂症,如木匠老汉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使其恢复了正常生理功能,为常年遭受颈椎病、腰腿痛、四肢关节病折磨解除了痛苦,在治疗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方面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因为这是起源于草根阶层的新生事物,在当时的体制内还饱受业界的鄙夷和歧视,遑论获得高居庙堂之上的专家教授们的支持了。
葛恒君院长在跟随朱汉章教授学习期间,用针灸疗法抢救了一名落水儿童和一中暑老人,同时还用中草药单方、针灸治好了老母亲多年的关节痛和头痛病,虽未入医门,但在地方小镇已经小有名气……”
葛恒君院长与朱汉章医生接触了一段时间后,凭着他当时对中华传统医学思想的认知与反思,葛恒君认为,我们目面临着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需要传承与发展,尤其需要像朱汉章创造发明的“小刀针”之类的新疗法、新医术去支撑人类医学的拓展。葛恒君说,中医本身就是从理说到实践的一门医学,朱汉章发明的小针刀的疗效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发扬光大,需要不断深入地加以研究完善相关理论,传承与不断创新,于是,他正式成为朱汉章教授名副其实的徒弟,在从医的道路上刻苦钻研学习中医及骨伤专业,不断完善小针刀治疗技术的基础理论,真正成为朱汉章教授第一位弟子。
在葛恒君初拜朱汉章为师时,“小刀针疗法”还在萌芽阶段,按现在的眼光来看,还正在进行初级临床
如今的“针刀人”都有这么一个共识:在“针刀医学”的初创阶段,朱汉章教授以其深厚的中国传统医学功底,加上对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创造性地将传统中医的针灸的“针”和西医手术用的“刀”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小针刀”治疗手段提高到“小针刀疗法”,后来,又继续发展成为“针刀医学”,成为进入中医药大学院校的一门独立学科;而在针刀医学的初创阶段,后来被同仁尊为“大师兄”的葛恒君,则更多地在实践中将“小针刀”牢牢扎根于基层之中,在群众中开花结果,从农村包围城市。
针刀医学发展事迹
据葛恒君介绍,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小针刀”的影响开始从江苏省沭阳县向全省乃至全国扩散。一方面,接受“小针刀”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患者所在的地域也不断扩大,接受“小针刀”治疗的患者口口相传的口碑,从地处一隅的苏北小县城,波及到周边的淮安、徐州、盐城、连云港、缩迁,并最终影响到了省会南京。
1984年9月13日“小针刀疗法”通过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标志着小针刀疗法开始被学术界正视并认可。同年以“小针刀”为特色的南京金陵中医骨伤科医院在南京玄武湖北岸挂牌,朱汉章任院长,葛恒君任副院长。至此,“针刀医学”根据地从江苏沭阳迁徙到省会南京。
1987年由江苏省政府下文开始面向全国办针刀培训班。随着培训班的不断扩大,掌握针刀
1989年,“小针刀疗法”获得了国际科技博览会第37届“尤里卡金奖”,朱汉章个人获得“军官勋章”,此乃中国第一人,小针刀疗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1992年,一本首次系统阐述针刀医学原理和临床实践的专著――《小针刀疗法》,由中国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这标志着具有中国首创、世界领先的“针刀医学”理论系统,已初具雏形。
在1993年南京金陵中医骨伤科医院因政府用地拆迁迫使医院停业后,作为推广“针刀医学”最主要路径的针刀培训班也陷入停顿状态,“针刀医学”曾一度失去了凝聚力和发展方向。然而,作为“针刀医学”奠基人的朱汉章及其大弟子兼战友的葛恒君,并没有因此而放慢前进的脚步,更没有放弃对新兴医学的笃信与追求。
1993年,葛恒君被借调到北京城建医院,并成立了 “针刀治疗中心”,任中心主任,继续从事针刀研究与临床研究与治疗工作。
此后不久,朱汉章也北上京城,并于1994年8月在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的李振吉教授等人的支持下,组建中国中医研究院长城医院,重振“针刀医学”的大旗;与此同时,朱汉章的4名弟子、后来被针刀界誉为“四大金刚”中,除葛恒君已在北京安营扎寨之外,另3位中的施晓阳、葛恒清留守南京,田磊则远走海南。至此,“针刀医学”的发展暂时进入一种不稳定状态……
1996年底,“小针刀疗法”全国性培训班第100期结业,累计培训学员两万余人。在1987年首届培训班结业的任月林等已经在各地挑起大梁。
1999年4月,首届世界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千佘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2年3月,针刀医学经典性著作《针刀医学原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针刀医学原理》 中详细阐述了针刀医学的四大基本理论和六大组成部分,并详细介绍了针刀医学治疗的适应症的病因、病理、解剖及治疗、手法、中药、护理等,适应症包括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部分骨质增生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病等;肌肉、肌腱和韧带积累性损伤、损伤后遗症;某些脊柱区带相关性内脏疾病;部分关节内骨折和骨折畸形愈合;直线疤痕挛缩等。
2003年3月,由朱汉章教授担任名誉院长和最高学术顾问、葛恒君任院长的“北京针刀医院”开业,“朱、葛”再次携手。北京针刀医院的成立,标志“针刀医学”10年的“游击战”宣告结束,“针刀医学”第三块根据地宣告建立。
2003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27所高等中医院校、29位教授进行“针刀疗法听证鉴定会”,“小针刀疗法”正式被命名为“针刀医学”,并确定为一个医学新学科建议推广;“针刀医学”成为与“针灸学”并列的同等级别学科。发源于民间的神奇的“小针刀疗法”自此走上了科学高等学院校殿堂。
2004年12月,由教育部下文委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组,对针刀医学的原创性进行鉴定并通过;该疗法具有国际原创及国际领先水平。
2005年7月,“针刀医学”进入国家重点工程“973工程”。
2006年2月,“针刀医学”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典范参加“香山会议”。
2006年7月,据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医学会第三届大会公布的材料显示,在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接受针刀培训的学员超过10万人,针刀治疗患者超过1亿人次。
2006年10月14日,正当葛恒君带领北京针刀总医院主要骨干积极筹划建立针刀医学全国中心基地的关键时刻,年仅57岁的“针刀医学”奠基人、一代宗师朱汉章教授在山西长治离开了人世,针刀医学的发展再次面临巨大历史考验
朱汉章先生仙逝的最初几年期间,葛恒君对于当时针刀医学的现状越来越忧心忡忡:“针刀医学的精神领袖去世了,针刀界的许多事情也变得复杂起来。比如说,尽管针刀医学已经进入了中医大学的课堂,但至今还没有教育编码;尽管针刀医学已经有了30多万名学员,但至今还没审批下来医疗编号。这意味着,没有教育编码,针刀医学永远无法在学院里组建‘针刀医学系’;未解决医疗编码,就意味着不能评针刀专业职称……这其实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朱汉章针刀学术思想、促进针刀医学的长远发展,2006年12月1日,由葛恒君牵头,将世界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两个学会处于失控状态的针刀学会的办公室移至北京世华针刀中医院。
葛恒君院长在针刀医学创立、应用、推广的四十年时间里,始终在针刀医学临床一线,治疗的患者人次超过40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他对针刀医学的认识、理解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现在,他不仅要承担针刀医学分会繁重的行政工作,还担负起针刀医学理论创新的重担,以推动针刀医学继续发展。针刀医学继往开来的重任,终于在众望所归中开始了新的征程。
传承中医精髓 弘扬国粹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伟大创造,是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博大精深,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燮理调平的“中和观”、养生防病的“未病观”,体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与统一,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今天的中医药发展,面临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如何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成为每个中国人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题。
作为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的第一传承人,北京世华针刀中医院院长葛恒君教授最关心的是针刀医学发展的方向。他认为,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是继承朱汉章先生的遗志,让世界了解针刀医学,让针刀医学走向世界。
从1997年开始,葛恒君便在针刀疗法的基础上,创新治疗方法,改进医疗器械,灸针松解平衡刀疗法就是其中之一。他将刀、针、灸三者溶为一体,既有针刀的松解、剥离作用,又有针的经络刺激效应,更重要是具备了传统的灸功能。根据不同病情,在针刀治疗基础上,可加温30℃至60℃之间,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近几年,还相继发明了多功能颈椎牵引器、颐康药枕和中草药颈腰治系列,以及抗衰老延年益寿冲剂等。
在针刀医学的理论方面,葛恒君也有自己的独特观点。他将中医学的思想精髓应用到西方医学上去,提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是人体动态平衡新学说;将针刀闭合性手术理论运用到西医开放性手术之中;提出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内力学平衡失调”,经络是人体信息反应系统的主要通道,生物物理学是针刀医学新理论、新技术、新器械创新的理论基础,用现代科学知识破译中医阴阳平衡理论等。
在采访中葛恒君教授我们介绍针刀医学的概要:“针刀医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汉章教授和他的得力助手葛恒君院长等针刀医学界同仁,经过 20 多个春秋潜心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成果,以及中医特殊的思维模式,在小针刀疗法的基础上,将部分中西医基础医学理论融为一体,总结创新针刀医学四大理论体系;其一、关于闭合性手术松解理论;二、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的理论是一动态平衡失调;三、关于骨质增生病因病理的理论是力平衡失调;四、关于经络实质与电生理线路的新理论;关于脊柱区带神经卡压相关病的理论;六大组成部分;1、针刀医学病理生理学;2、针刀医学影像学:3、针刀医学手法学;4、针刀医学诊断学;5、针刀医学治疗学;6、针刀医学护理学,在此理论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一门全新的医学理论体系一针刀医学,该医学对疾病从宏观、微观两方面给予把握,应用生理、病理解剖学、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化学的理论剖析疾病的病因病理,极大地提高了中医的科学内涵和临床效果,推进了人类医学的发展进程。针刀医学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的病因、病理学等理论澄清了困惑医学界数百年的难题,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器械与方法,使这类疾病从不治变为可治,从难治变为速愈,从痛苦性治疗变为接近无痛苦疗法,从损伤性治疗变为近于无损伤治疗新技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提倡防大于治,治防结合的一门全新的健康理念服务于人类”。
针刀血管减排术是葛恒君教授独创,在中国原创针刀医学基础理论指导下,遵循治病先治血的诊疗理念,结合传统中医刺络疗法与针刀松解剥离铲切法,并结合现代医学检验、远红外热成像诊断技术、配合真空负压技术而发明的一种新的血管外松解减压、对血管内进行淤血排除法的诊疗技术,该项技术是针刀医学在理论上的升华,治疗方法上的拓展,将传统中医的刺络疗法现代化。经过北京世华针刀中医医医院六年多的临床2000多例数据研究总结显示,针刀血管减排技术对心脑血管常见疾病以及与之关联的慢性疑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是一种绿色、安全、疗效显著的中医治未两与预防医学的创新技术,适合临床普及推广应用,可有效地预防心血管、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风险。
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文批准启动“针刀血管减排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工程”,依托葛恒君针刀血管减排系列专利技术和仪器,整合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优质专家资源,推动针刀血管减排术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为建设健康中国发挥积极作用。
“针刀血管减排术”,充分体现了中医阐述的“不治己病、治未病,未病先防、防治结合”的核心人文医学理念,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技术术适应症主要包括:颈性眩晕症(经常性头晕、头疼、头沉、脑鸣、耳鸣、失眠、嗜唾)、颈肩痛、腰背疼、四肢笨重无力、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胸闷心慌、气短乏力、心动过缓或过速、心率不齐、高血压、心绞痛、脑梗、腔梗、心梗、 脑血栓(引起大脑缺氧、供血不足、肢体麻木、酸胀疼痛、肢体功能障碍)、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脊柱相关区带内科疾病病、脑出血、脑血栓后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语言障碍、咬字不清、老年痴呆、失意症等。临床资料显示,针刀血管减排术对人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常见病和慢性疑难杂症,能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操作相对简便,见效快,治愈率高,治病求本,不易反复等优势特色。
典型案例:
者李某某,男,75岁,保定市人。主诉:脑血栓后遗症四年余。现病史:患者女儿代陈述(可靠)患者四年前患脑血栓。患者来陔就珍时言语不清,双腿无力,行走不稳,迈小碎步,流口水,尿失禁,连女婿都不认识。常出现头晕,头痛症状。近一年来头晕,头痛状加重急性发作,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为大面积脑血栓收入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即回家康复,但上述症状未见缓解。经朋友介绍于2016年12月5日来我院就医。既往史:高血压二十余年,糖尿病十余年,脑血栓四余年,脑萎缩四余年。我院给各项检查最终诊断:1脑血栓后遗症(脑供血不足),2颈性眩晕、3高血压4糖尿病。当日我院做枕部颈部首次针刀血管减排术治疗。治疗后患者感觉头部轻松,迈步有力而且不需要人搀扶,休息二十分钟左右安全离院。2018年1月11日患者由老伴,女儿和女婿陪伴来我院复诊。患者女儿和女婿陈述:患者做针刀血管减排术治疗后,言语表达清楚了,尿失禁症消失,二便正常,能自理,行走能比以前稳多了,头晕,头痛显著缓解。今日来院为求进一步治疗,做头部颈部二次针刀血管减排术治疗,于2020年10月9月26日在女婿陪同下来我院接受第四次针刀血管减排预防性治疗。
(中间图片是患者在在治疗的不同时期的精神面貌)细看可以从第一次治疗到第四次治疗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做完第一次后就认识人了,可以自己独立行走散步,不流口水,语言表达较清楚,头晕头痛症状己基本消失 ,平时基本上没有什么症状,为了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所以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建议每年都要做一次针刀血管减排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现在的患者行走活动已同正常人。
葛恒君教授经过四十多年长期研究总结出一整套治疗被当今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号疑难病“颈肩腰腿病”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经验,并在朱汉章教授创造发明小针刀疗法的基础上又开拓新的医疗领 域,并将“刀”、“针”、“灸”三者巧妙结合,取其之长发明了“灸入松解平衡疗法”的特殊医疗器械,发明“多功能颈椎牵引仪”,“寿康颅枕”,“颈腰治|1、2、3 号系列验方中药”以及“延年益寿冲剂”,以上均获国家三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和二项发明专利。其中“针刀医学技术、灸式松解平衡疗法和颈腰治系列中药”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协会、外国专家局等四家联合颁发科研成果金奖。在国内外多次参加学术研讨会,共发表论文 47 篇,其中有 8 篇分别获国家及世界级团体学会一、二、三等优秀论文奖,被国家级、省市级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各大报刊杂志新闻宣传 50 余次.业绩被载入《中国跨世纪名医大典》、《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中国骨伤人才》、《疑难疾顽诊治指南》、《中国名人名医大典》和《中国针刀疗法概揽》等典籍。
葛恒君获奖项及荣誉选刊
1992 年 4 月 20 日,《掌根按压法治疗脊柱骨折脱位- 附 84 例疗效观察》一文, 获《当代中国骨伤人才》编委会/海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贰等优秀论文等等。
1993 年 1 月 4 日, 受聘为金陵微量元素于健康研究所,副研究员,晋升中医主治医师;
1993年4月被城建集团特聘任针刀中心主任。
1994一2003年从主治医师晋升中医副主任医师 。
1995年12月在全国第三届科技人才技术交流展示大会组委会获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局四部委联合颁发科技成果金奖金奖。
1997至1999年7月被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针刀医学专家。
1998 年 5 月,《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 242 里的疗效观察》一文获中华华佗杯论文大赛评审委员会壹等奖;
1998 年 8 月 29 日,《多功能颈椎牵引治疗器》获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1998 年 11 月 28 日,《灸式松解平衡针》获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1998 年,在全国第三届科技人才技术交流展示大会,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
1999年至2001年6月,被冶金医院特聘为针刀医学专家(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院)。
2000 年 3 月 24 日,《寿健颐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02年2月被北京朝阳中医医院特聘针刀医学专家。
2003年3月与朱汉章老师创办北京针刀总医院担任常务副院长主持全面工作。
2003 年 9 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壹等奖;
2003 年 10 月 8 日,受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名誉教授;
2005 年 2 月 2 日,《针刀医学原创性及其推广应用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成果奖;
2006 年 1 月 25 日,《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试验研究》获国家教育部贰等奖;
2006年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2007年当选常务副主任委员;
2007 年 5 月,《骶髂关节移位所致腰腿痛疾病病因的探讨》一文获世界中医中药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壹等奖;
2007年11月。当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第2届常务副会长。
2008年,葛恒君创办了北京世华针刀中医医院;
2008 年 8 月 12 日,获美国管理认证协会专业技术能力证书:国际注册高级中医主任医师;
2008 年 12 月 7 日,受聘北京中医药学会首届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顾问;
2009 年 2 月 19 日,担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2010 年 9 月 15 日,《精准矫形外科微型手术针刀》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10 年 10 月 18 日,受聘为《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副理事长、副主编;
2011 年 5 月 10 日,受聘为《光明中医杂志社》编委;
2011 年 10 月 12 日,《关于发展针刀医学的总体战略思考》论文,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壹等奖;
2012 年 1 月 25 日《针刀医学模式形成和特点解析》一文,获《中国健康月刊》论文发表;
2012 年 1 月,《骶髂关节移位导致腰腿痛疾病病因研究及针刀治疗》一文获家中医药局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叁等奖(省部级奖);
2012 年 9 月,《从中医诊疗技术现代化的高度重新认识针刀医学》论文,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壹等奖;
2013 年 10 月 12 日, 任中国针刀医学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一职;
2013 年 12 月 28 日,受聘为民革十二届中央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安全与健康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4年8月,由中国产学研促进会批准成功针刀医学技术联盟标准制定委员会 担任主任委员。
2014 年 12 月,《经筋刺法的发展——针刀治疗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获中国商业联合会贰等奖(省部级奖);
2015 年 3 月 9 日,《针刀血管减排仪》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15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省部级奖)
2015一2023年 年 5 月 7 日,受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第三、四届理事会 执行会长;
2016 年 8 月 20 日,中国针刀医学家谱委员会/ 世界中联针刀专委会/ 中华针刀医学学会授予:针刀元老称号;
2016 年 晋升中医主任医师,12月受聘民革中央委员会中央社院兼职 教授;
2019年12月21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批准成立针刀医学专业技术专家标准审定委员会 任主任委员。
从1986 年起至今葛恒君己发表论文50 多篇,其中国际论文10 篇,获一、二、三等奖共15 篇,在报刊发表文章22 篇,并撰写《颈椎病预防与自我保健手册》5 万多字和《临床按摩医师》的编写工作。21 世纪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针刀医学》创新教材编委,大学本科针刀医学系列教材( 5 本)编委。针刀医学973 课题主要参与者,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科研成果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鉴定。参与教育部对针刀医学原创性鉴定。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提名科技进步二等奖。新著《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30 万字)即将由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即将出版,《针刀医学原理与规范》40多万字左右一书作为国家卫健委组织培养针刀医学技术传承人教材即将出版发行。从2014年到2018年负责组织全国19个省,37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制定针刀医学团体标准并通过国家鉴定,自2019年葛恒君主任委员牵头成立国际针刀医学专业技术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涵盖全国30个省和境外国家或地区15个国家共计78名专家团队)参与制定国际针刀医学标准(该标准现正在制定中)。而作为中国针刀医学第一传承人,他认为自己肩上不仅担负着继承朱汉章先生针刀医学的理念,而且还会矢志不渝地去探索针刀医学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国家对发展中医药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主席强调:“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针刀技术是一种非药物、微侵袭疗法,堪称“绿色疗法”。经历四十多年的发展,不断兼收并蓄,充分吸收现代科学的新知识和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葛恒君教授从“小针刀”治疗手术提高到“小针刀疗法”,又继续发展成为“针刀医学”,成为进入中医药大学的一门独立学科。葛恒君行医40多年来不畏艰苦,执着创新,矢志不渝,作为针刀医学的第一传承人,秉承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行医宗旨,上下求索,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奉献和担当。在实践中将“小针刀”牢牢扎根于群众之中,在基层中开花结果,如今的什刀技术己从农村包围了城市,从乡村医院进入了二级、三级医医院,将针刀医学一步步推向顶峰,立足国内,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