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行业先模人物—张志励

  张志励中国中医师,中国中药主管药师。中国当代名中医,中国岐黄文化传承者。是甘肃庆阳岐黄故里人;他生于岐黄地,学成岐黄艺,业务岐黄术;故称岐黄人——张志励。是国医大师李佃贵弟子,1971年9月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上高中(职业高中,医学班)时在父亲中医诊所和父亲一起生活,一边学习课堂知识一边随父亲学习中医药临床,亲临治病救人一线随父亲临诊治病。在其父亲王鹤林老人耳提面命的指导下早早地就走上了中医之路,后转益多师。早年还拜师翟相荣,得益于陇上名医翟相荣倾囊相授。

  现任中国民间中医协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协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理事、澳門新華中醫内科協會委員、中医四诊专业委员会会长,中药炮制专业委员会会长,宁夏和泰堂中医研究院院长。《伤寒杂病论》学术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新时代诗人。宁夏楹联中医研究院秘书长。

  张志励治疗白癜风和不孕不育就是得益于翟老的经验传授。因为多位大师指点让他在中医路上奠基了理论基础,后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了中医内外妇儿等和中医药临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后又师从盧致鹏博士教授,学习掌握临床中医内科,针灸等经验传承,研究肝胆疾病。擅长中医辨证施治,用药独特,他开方本着“无一味虚设之药,无一分不斟酌之量”遣方用药十分严谨,喜用经方,以运用古方经方见长,习古不拘泥于古。尤其对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皮肤病;白癜风,银屑病,湿疹,各种皮炎◇妇科:更年期综合症,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不孕不育,男科:阳痿早泄,神经系统疾病:如形形色色的头痛,失眠,精神抑郁及癫、痫、狂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口眼歪斜等的治疗效果显著。近期对心脑血管及一些顽固性疑难杂症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对李可老师的治病经验理解的基础上对肿瘤康复治疗取得了很好治疗效果◇得到社会很多患者认可。对中医各科的疑难杂症常常取得让人意想不到的疗效。

  多次在北京及全国各地和香港地区进修学习,获得了继续教育学分一百多分。张志励的《我不甘心中医没落》等文章发表于《中华医药》受到中医同行的赞誉。《张志励治疗白癜风临床》《中医现代诊疗》《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探究》《用复方黑白如意散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七大王散》《麻黄汤运用心得》《柴胡疏肝散加减临床治愈黄疸、胆囊炎病例讨论》近期研究中医药成果有《着力提升宁夏道地中药材品牌知名度做大做强中药生态产业》中医药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可行性研究》《中国冷背药材研究与传承》《中药与中医的命运》《中医与岐黄文化》《一位中医的临床思考》《张志励对小儿癫痫病的辨证论治》《张志励根据浊毒理論治療濕疹(濕瘡)的臨床探討》等已发表。

  13年开始系统学习郝万山教授的《伤寒杂病论》,参与《伤寒论》学术传承工作,并加入伤寒论学术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由于喜欢伤寒杂病论,喜欢经方。常用经方加减治疗疑难杂症,他用经方在临床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学习伤寒论尝到甜头后对中医药价值更加坚信不疑。现从事中医药临床治病已三十年,这些都是有口皆碑,不论是在家乡和宁夏还是其他地区都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得到大多数患者的认可并有一定的知名度。张志励既是群众认可中医,也是国家执业主管中药师。对中药调剂,中药鉴别,炮制,针灸,中药应用都有自己的特色。参加过全国知名风湿病专家临床经验介绍暨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诊治新进展(2017年)参加国医大师朱良春老人《全国风湿病进修班》学习风湿病及虫类药物的临床应用。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又在宁夏银川市中医院跟汪建勋老师门诊跟师抄方,临诊一年,更加掌握了中医临床传统思维能力和技巧。参加过中医特效医疗(2010年)参加过甘肃省民间中医师考试并通过获得证书,连续参加过几届国际及全国《经方论坛学术会议》。参加过全国医药行业培训班几十次都有继续教育学分证书。后又师从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和中药学教授博导张学顺教授及卢致鹏教授学习中医中药。认真研究中国中医中药,风湿病,心脑血管及肝胆疾病。

  大家走进“和泰堂”医药馆能感受到里面充着一股中医药人文气息,经了解“和泰堂”创始人;张志励出生于岐黄故里一个中医家庭,他父亲“王鹤林”先生在总结自己一生时这样说“终岁业岐黄不为国士便为医;一生好诗艺既习经书习史”。张志励的孩子都在学医,女儿张瑞是临床医生女婿朱娱衍是军医,儿子张勋儿媳翁燕华都是中医本科毕业,儿子儿媳现已在宁夏中医研究院参加工作。他本人酷爱中医。张志励说“少年立下学医志,半生陪我一床书”。当问他为什么给医药馆取名“和泰堂”时?他说“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前有泰和;很多历史悠久的中医药馆都称作某某“堂”,比如北京的同仁堂,长沙的九芝堂,宁波的寿仁堂,济南的宏剂堂,沈阳的天益堂,贵阳的同济堂等,所以他就创立了“和泰堂”。

  党和政府正确引导下,出台了《中医药法》国家提倡中医坐堂,兴办中医药馆这是培养中医兴起的基础摇篮。习主席总书记还从经济社会的大背景、时代发展的大潮流来研判中医药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强调“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这些重要论述,正本清源,把认识中医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要求我们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和

  文化自觉来推动中医药的振兴发展。兴办中医店堂更是培养好中医和繁荣中医药事业的温床,因为中医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题,不是光靠理论上能解决问题的……中医药事业是靠疗效来说话,以治病救人的行动取得了全社会普遍认可,几千年来靠得是疗效赖以生存,中华医药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必将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张志励一再强调“合理用药”。他说药物的危害是罄竹难书!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两面性,既能治病也能害命,尤其是激素药,抗生素药的应用稍有不慎就会后患无穷。现在抗生素滥用现象非常严重,他希望人们能重视中医药,用中医药解决身体健康的实际问题,希望患者尽量不要依赖西药。就是中药同样也要有的放矢,用药不可不知其害,这是做医生的原则性。张志励从前学习中医注重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到后来斟酌药物疗效,再后来又认真钻研药学,考取了国家药师,通过对药物的更深入研究后开始在临床治病用药时首先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宁可让治病效果慢点,让人慢慢康复,也决不急于求成让药物伤害人们的身体。他真正是在做“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良心医生。

  他说一个合格的医生除了良心和医术再没有别的,做医生是一辈子的事,做良心是影响几代人的事。他说用药必须要坚持“无一味虚设之药,无一份不斟酌之量”。每一味药为什么开到处方上是经过严谨筛选的,每一味药量的多少是经过认真斟酌后才下笔开到处方上的。他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手不离书的人,爱好文学(有诗词发表),读了大量中医书籍,历代上百家学说,思路广阔,用药效专力宏,恨病下药,喜欢精准而重剂起沉疴。是一个对中医诊疗有独到见解的中医,对中医药充满自信,热爱中医药文化事业,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患者充满怜悯,治病救人服务至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评为他”知行合一,服务人民”,他胸怀淡泊,对患者充满爱心,本着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在一直努力!“弘扬中医;传承国粹;再现我国传统药房”要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优势,方便群众就医和养生保健,维护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是“和泰堂”的经营宗旨。

  《中医防病抗疫》

  一、中医防病

  中医自古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防为主的学术思想,所以防病在前治病在后。

  中医防治的原则是什么?

  一是未病先防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2.防止病邪的侵害。二是病防变1.早期诊治;2.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学历来注重预防,早在《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预防,对于健康人来说,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已病者而言,可防止疾病的发展与转变。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邪正盛衰,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因此,未病先防,就必须从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入手。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养生,主要是未病时的一种自身预防保健活动,从预防的角度看,可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人体的正气,从而増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1.顺应自然

  “人与天地相应”即言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相适应的。从养生的角度而言,人体自身虽具有适应能力,但人们要了解和掌握自然变化规律,主动地采取养生措施以适应其变化,这样才能使各种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节律相应而协调有序,保持健康,增强正气,避免邪气的侵害,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2.养性调神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的情志活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七情太过,不仅可直接伤及脏腑,引起气机紊乱而发病,也可损伤人体正气,使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减退。牢骚过度防断肠,所以,调神,或曰养性,是养生的重要方面。通过养性调神,还可改善气质,优化性格,增强自身的心里调摄能力,起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要做好养性调神,一是要注意避免来自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二是要提高人体自身心里的调摄能力。

  3.护肾保精

  中医历来强调肾精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因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神能御气、御形,故精是形气神的基础。体现在养生上、即有护肾保精的主张。肾精肾气,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及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性生活过度,必致肾气亏损而使人易于衰老或患病,故中医学将房劳过度看作是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护肾保精之法除房室有节外,尚有运动保健、按摩固肾、食疗保肾、针灸药物调治等,从而使人体精充气足、形健神旺,(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4.体魄锻炼

  古人养生,注重“形神合一”、“形动神静”。“形动”、即加强形体的锻炼。认为锻炼形体可以促进气血流畅,使人体肌肉筋骨强健,脏腑功能旺盛,并可借形动以济神静,从而使身体健康,益寿延年,同时也能防疾病。传统的健身术如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以及一些偏于健身的武术等,极具此特色。

  5.调摄饮食

  调摄饮食主要包括注意饮食宜忌及药保健两个方面。

  (1)注意饮食宜忌:注意饮食宜忌,一是提倡饮食的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二是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家畜,防止得肠胃疾病、寄生虫病或食物中毒。三是克服饮食偏嗜,如五味要搭配适合,不可偏嗜某味,以防某脏之精气偏盛。

  (2)药膳保健:药膳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食物与中药,以及食物的辅料、调料等相配合,通过加工调制而成的膳食。这种食品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作用。

  6.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药物调养是长期服食一些对身体有益的药物以扶助正气,注:在这个方面用药一定要有专业药师或者真正懂得中医药的人指导,药物都有偏性,容易造成伤害)平调体内阴阳,从而达到健身防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推拿,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效果和保健强身的一种方法。针灸包括针法和灸法,即通过针刺手法或艾灸的物理效应及艾的药性对穴位的特异刺激作用,通过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及调节机能,而使人身气血阴阳得到调整而恢复平衡,从而发挥其治疗保健及防病强身效能。

  (二)防止病邪侵害

  1.避其邪气

  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故未病先防除了养生以増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之外,还要注意避免病邪的侵害。如夏日防暑,秋天防燥,冬天防寒等;避疫毒,防疠气之染易;注意环境,防止外伤与虫兽伤;讲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的污染等。

  2.药物预防

  事先服食某些药物,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有效地防止病邪的侵袭,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在疠气的流行方面尤有(重要)意义。

  二、中医抗疫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彰显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贡献了中国力量,其确切疗效受到国内广泛认可,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协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抗疫有效方药成果转化等工作,未来将高度重视发挥现代循证医学作用,通过加强机构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措施,推动中医药科技化、国际化,中医药将来会为人类健康事业发挥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西医关注病毒,要破解病毒的结构;中医关注症候,讲究辨证论治。张伯礼说;他们用比较短的时间明确了新冠肺炎的症候特征,确认在中医上,这叫湿毒疫。张伯礼总结,这次抗疫,中医药作出四个贡献:集中隔离服用中药,有效阻断疫情扩散和蔓延;中药进方舱治轻症,病人零转重、医护零感染;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救治;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发布国内第一份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此前,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新冠肺炎药物指南,建议不要用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治疗住院患者,曾经人们期待的“神药”,实验效果并不好。

  1.加快推进“三方”新药研发

  今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的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这些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药品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

  据介绍,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7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药监局共同组织召开“三方”成果转化专题研讨会议,推动在中药新药审评审批中充分重视中医药理论和人用经验,完善“三方”成果转化的方法路径。9月27日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将中药注册分类中的第三类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细分为“3.1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及“3.2其他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明确了“三方”转化路径。11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药监局共同召开古代经典名方工作推进会,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进一步优化并拓展中药新药研发创新路径。目前,两局正共同筹建由院士、国医大师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研究团队正分别结合前期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人用经验,加快推进“三方”新药研发,争取尽快获批上市,进一步彰显中医药疗效为准,为抗击疫情提供有力武器。

  在国际交流方面,疫情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是发布包括清肺排毒汤等有效方剂在内的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并与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82个国家和地区交流中国中医药诊疗方案,扩大对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有效方剂和抗疫“中国方案”的宣传;二是根据国外需求,支持有关机构向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了15批中医药物资,包括中成药、饮片、针灸针等,组建中医药抗疫专家组,建设中医药国际会诊平台;三是为286个驻外使领馆捐赠“清肺排毒汤”等有效方药,通过驻外使领馆,面向海外留学生发放包括连花清瘟胶囊在内的防疫“健康包”,配合驻外领使馆内部疫情防控工作,并向海外留学人员输送祖国关心,展现出中国“构建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和能力。

  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推动中医药参与国际疫情防控,巩固并进一步拓展现有的中医药国际合作工作基础,视国际需求捐赠包括清肺排毒汤在内的有效方药,为中国参与国际抗疫和推动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2.中医药抗疫疗效获国内外认可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的确切疗效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中医药全面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坚持临床救治和科研攻关一体推进,筛选出一批有效方药,并在临床中不断优化,为提高中医药救治率、降低病死率和转重率提供了科技支撑,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药方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疫情发生后,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紧急启动中医药应急科研攻关,使用“清肺排毒汤”开展临床救治和疗效观察,并持续深入推进相关研究。2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荐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推荐使用,后被纳入第六版、第七版、第八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进行推介,是唯一治疗各型新冠肺炎患者的通用方剂。3月26日,清肺排毒颗粒正式获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7月17日,清肺排毒汤正式获得《发明专利证书》,成为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首个获得专利授权的中药方剂。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清肺排毒汤”已在全国广泛使用,并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目前,已在全国28个省(区、市)广泛应用,效果良好,成为此次疫情防控救治的有力武器。在湖北、武汉抗疫主战场,该方也获得全面推广,为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点配送汤剂39万袋、复方颗粒剂近50万剂,是湖北、武汉使用最多的方剂,发挥了重要效用。同时,为外交部以及286个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使用,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贡献。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

  中医药抗击疫情取得的实效也获得了海外的好评,其中不乏一些典型案例。据新华社10月14日报道,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表示,各国应重视研究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并将其应用于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她本人将积极推动中医药国际化。8月23日季莫申科确诊感染新冠病毒且病情严重,24日晚接受呼吸机治疗。在中国驻乌使馆帮助下,季莫申科的医疗团队与中国中医专家取得联系,9月5日季莫申科服用了中国专家提供的中药后,体温开始下降,病情出现好转。服用数日后,9月11日季莫申科新冠核酸检测呈阴性,并于9月下旬开始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季莫申科说,通过这次治疗,她切身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疗效,这些药物对她和家人的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毛以林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药的生命力就在于疗效,“无论是谁怀疑中医药的疗效都是没用的。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就是最好的说明。”今年2月10日,毛以林作为湖南支援湖北国家中医医疗队医务部长和病区主任,北援武汉,在江夏大花山方舱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据毛以林介绍,他指导的团队以纯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在国家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大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湖南支援湖北国家中医医疗队治愈率在大花山方舱医院国家队中名列前茅。

  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吴滨江教授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颠覆了人们对中医“慢郎中”的认知——中医可以治疗急性病。事实上,临床疗效是医学真理的检验金标准。中医抗疫的名方和名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医药智慧的结晶。先贤们给我们留下的中医药智慧这一宝贵财富,使我们得以在大疫来临、疫苗或其它有效治疗方法尚存空白之时,享用中医治疗的宝贵经验。

  3.循证医学方法评价疗效

  业内人士指出,中医特别强调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治疗,但如今中医药越来越多地在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的方法来评价其疗效。循证医学为推动中医药科技化、国际化提供了科技支撑,有助于进一步阐释中医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同和了解,使中医药的科学性毋庸置疑,从而扩大中医药的使用范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发挥现代循证医学作用,推动中医药国际发展,一是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整合一流中医药循证医学学术机构,利用最新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与全球循证医学优势团队合作,实现高质量证据的存储、共享和转化,促使中医药循证证据在全球范围内被更广泛地接受及推广;二是通过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加强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截至2019年,海外中心和国内基地累计建立跨国合作项目388项,受惠于国际合作专项的对外科研合作项目累计发表国际论文335篇,出版外文书刊(含双语)51部,承担各类课题138项,累计获得国际专利13项,包括“片仔癀及其制剂在制备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中的应用”等。

  在今年3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就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举行的发布会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说,“我自己是个西医,是个ICU医生,对于如何评价中药的疗效问题,其实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地在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循证医学的方法来进行评价。”中医药在这次新冠肺炎救治中尤其是重型和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其实是比较早就加入了。从临床的观察来看,对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的治疗有几个方面:一是降低了轻症和普通型病人向重型的转化;二是降低了重型向危重型的转化;三是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的治疗;四是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的康复。在这几个方面,中医药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说,中医药在普通型和重型的转化过程中已经看到了疗效,重症治疗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康复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邱海波举例说,血必净注射液是这几年研究比较清楚的一个中药注射剂,它的化学成分经过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至少有六种有效成分是被证明的,而且在体外实验中也证明了,血必净注射液实际上对新冠病毒的复制是有抑制作用的。在新冠肺炎治疗,尤其是重型和危重型病人治疗中,血必净注射液有可能是个非常重要的治疗药物。[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院士说,中医理念有三个层面,“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这三个层面在本次抗疫全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中医在防病和抗疫中的地位

  1.中医药在抗疫实战中作用不可替代

  中医在治疗新冠肺炎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消除人体因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恢复正常生理状态,促使人体回归健康态。从武汉病区看,目前32个确诊病人中,31个服用中药,一个不能服中药的危重患者,滴注了中药静脉制剂。武汉轻症单纯中医治疗即痊愈;重症采用中药治疗后症状逐渐转轻、指标转阴,危重症配合西医支持疗法,降低了死亡率、致残率。

  历史上中医药在治疗疫病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和温病学著作。如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明末清初的吴又可的《瘟疫论》等,这些成功经验今天仍然有用。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势,优势可以互补,在当前战疫情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在疫病的诊断方面,西医有独到的长处,借助西医手段可以更快捷、更清楚、更准确地诊病,为因病施治奠定基础。只有诊断清楚准确后,中医才能对症处置。在具体防治过程中,中医的系统调治理念和方法,是西医的短处。针对新冠肺炎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在一线治疗过程中对每个病人只开1-3副药,一旦效果不理想,立即更换处方。在针对还没有抗病毒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的培元固本、扶正祛邪等疗法,在疫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中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2.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在疫情中的作用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且往往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病情、不同体质开具不同药方,可探索建立中医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快速反应机制。现代科技发达,可积极推动信息资源共享运用,利用远程会诊高科技手段和信息共享机制,让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当前紧迫的是建立新冠肺炎病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收集分享中医药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相关信息,强化病例、病案和救治信息推广运用,用更多现代化手段支持中医的应用。还应尽快建立完善中医参与疫情防控的制度化机制,要让中医药专家参与各地医疗救治专家组工作,在中医药疗效好的地区,可单独设中医药专家组,彰显中医药在抗疫实战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对抗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帮助海外留学生和侨胞更好地预防、应对疾病,美国西部时间4月10日晚,中国驻美国洛杉矶总领馆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与在美留学生和侨胞就如何利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问题进行线上交流,受到广大在美留学生和侨胞的热烈欢迎,210余万人观看了直播。

  张伯礼院士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自今年1月至今一直奋战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在交流会上,张伯礼院士详细介绍了中医药在国内抗击疫情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中医药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在疫病的每个阶段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此次抗击疫情“中国方案”的亮点。他详尽讲解了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及处理后遗症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他指出,中医药全程参与了国内抗疫工作,在治疗轻症患者、降低转重率方面效果显著,中西医结合对改善重症患者症状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大幅降低了重症患者死亡率。此外,中药、针灸、按摩、八段锦等疗法能够有效调节康复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血热等症状,帮助复阳患者排解痰栓,优势明显。

  张伯礼指出,目前医学界对于对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也还没有特效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将保住生命放在第一位。中国政府十分关心海外留学生和侨胞,会尽全力提供帮助。同时中国政府也对其他受疫情困扰国家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他表示:“疫情不分国界,病魔不分人种”,新冠病毒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需要各国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共同应对。

  四、中医关于疫病(温病)的认识

  中医论疫已经长的历史,疫病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周代的典籍中已经出现了“疫”这一名词,当时已经认识到气候的反常可以导致病的发生。

  中医学典籍中首先提出与温病、疫病有关内容的是《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不仅提出了病之名,且指出病不止一种,而有五疫(木、火、土、金、水),还明确指出病有“皆相染易”的传染性,疫病之毒气是“天牝从来”。“天牝"是指鼻。也就是说,病的传播途径是由呼吸道侵入人体的。此外,在《素问遗篇·本病论》中不仅提出了“瘟疫”之病名,而且对其症状有所描述。文中还提出"即四时不节,即生大”,指出了病的发生与季节气候反常有关。

  《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有五”包括了伤寒与温病两大类别,中风与伤寒属于伤寒病的范畴,而湿温、热病、温病则属于温病的范畴。

  《伤寒杂病论》经后世医家整理、编次,为《仿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在这两部书中,也有关于温病与疫病的记载。《伤寒论·平脉法》中明确提出了“伏气”这一名词。《伤寒论·伤寒例》中温病的发生除冬季感寒,至春、夏发病外,还有一类是因气候反常,即“非其时而有其气”而产生的“时行之气”致病,文中明确指出了“时行之气”所致的疾病有使“长幼之病,多相似者”的传染性、流行性,因其与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正气为病不同,故称之为“时行疫气”。时行是指有季节性的流行。疫气是指导致时行的病因。《伤寒论》中仲景当时把太阳病分为3类,即: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和太阳温病。

  《肘后备急方》为西晋葛洪所著。书中记載了不少关于温病与疫病的内容。在《肘后备急方·治瘴气疫疠瘟毒诸方第十五》中,列举了数首“辟瘟疫”、“辟天行疫疠”的方剂,如“老君神明白散:术一两,附子三两,乌头四两,桔梗二两半,细辛一两,捣、筛。正旦服一钱匕,一家合药,则一里无病。此带行,所遇病气皆消。若他人有得病者,便温酒服之方寸匕,亦消。这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预防与治疗疫病专方。《诸病源候论》由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主持编撰。书中列举了时气“时气诸病候凡四十三论”、“热病诸候凡二十八论”,明确提出了具有传染性的温病的发病因素、病因、传染性与预防措施。

  《备急千金要方》与《干金翼方》是唐代孙思邈(世称孙真人)所著,为后世治疗温病、疫病所常用,至今仍是凉血散血的代表方剂。在战国至隋唐这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医对温病与疫病的认识,散在地记载于医籍中。从病名、病因、病候,到防治方药应用的记载,可以说对温病与疫病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但是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疫病学与温病学的理论体系,也没有疫病学与温病学的专著出现,而且对温病与疫病的认识仍未脱离伤寒的范围,用药仍以辛温为主,所以在疫病学与温病学的发展史上这一时期被称为萌芽阶段。明清时代温病流行,就产生了温病学派,其中有十数位了不起的温病学家,他们用中医防治温病,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1.历代医家对温病预防的认识

  我国古代医家对温病的预防早就有所论述,这是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体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充分表明当时对于疾病预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同时,还观察到某些疾病可以传染并造成流行。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在此基础上又进而提出预防疫病的方法,即“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即主张预防疫病的方法,一方面要保持机体正气的强盛,以抵御病邪的侵袭,另一方面应设法避免与病邪的接触,以防染病。这些论述现在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内经》以后,历代医家通过大量的实践,在对温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认识进一步深入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预防知识和经验。如关于传染的概念,早在《汉书》中就有“天行疫病,人相传染”之说。刘河间在《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一书中,把疫病称为“传染”,并把“传染”列为专节讨论。此外,古代医家又明确提出了外邪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侵犯人体。如《灵枢·百病始生》说:“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其后《诸病源候论》中还论及水毒病、射工病等是由于“人行水上及以水洗浴”而感染,即通过皮肤而感受病邪。北宋《太平圣惠方》记载:“刀箭所伤,针疮所裂,冒触风寒毒气外邪,从外所中,始则伤于血脉,久则攻于脏腑。”说明皮肤创伤可感染疾病,外邪由表而入里。明代虞抟《医学正传》说:“其侍奉亲密之人,或同气连枝之属,熏陶日久,受其恶气,多遭传染。”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则说:“遇天行触浊毒气之瘟疫,由口鼻而入气管,由气管而达于血管。”这些论述阐明了通过呼吸道可以传染疾病。《诸病源候论》指出:“人有因吉凶坐席饮啖,而有外邪恶毒之气,随饮食入五脏。”

  《备急千金要方》则更明确指出:“原夫霍乱之为病也,皆因饮食,非关鬼神。”这些是属于通过消化道而传染疾病的。宋代以后的医家从传统到认为外邪从皮毛而人的认识,逐渐重视病邪从口鼻侵袭人体而致病。如杨士瀛《直指方》说瘴气可以通过口鼻而入犯人体。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更明确提出病气(杂气包括疫气,戾气,浊毒等)“从口鼻而入”,并说:“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其后叶天士有“温邪上受”之说。以上这些都是强调温病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而传染。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提出:“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较为全面地指出了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都是温病的传染途径。

  对于昆虫、动物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古代医家也认识到蚊、蝇、鼠等小动物是某些温病的传播媒介。如在宋·彭乘《墨客挥犀》载有鼠涎“滴器中,食之者得黄疾,通身如蜡,针药所不能疗。”张杲《医说》中也提及“鼠泪坠器中,食之得黄疾。”贾铭《饮食须知》中则有“鼠粪有小毒,食中误食,令人目黄成疸”之说。都是指出鼠的分泌排泄物污染了食物可使人发生黄疸。清代洪稚存《北江诗话》中说:“时赵州有怪鼠,白日入人家即伏地呕血死。人染其气,亦无不立殒者。”指出了老鼠在传播某种烈性传染病(鼠疫)中所起作用。清·汪期莲《瘟疫汇编》中说:“忆昔年入夏,瘟疫大行,有红头青蝇千百为群,凡入人家,必有患瘟而死亡者。”指出了苍蝇与瘟疫的发生有关。正因为古代医家对温病的传染性和传播途径、传播媒介有所了解,所以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温病发生、流行的有效措施。如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重视饮食卫生,注意防害除害,实施严格隔离,采用药物预防,保护和增强人体正气等。

  预防温病传染的最积极有效的措施为接种(疫苗)免疫,这也是增强人体正气的方法。我国至少在明代以前就已发明了种痘法以预防天花,开创了世界人工免疫之先河,这是医学科学上一项重大成就,当时采用的是人痘接种术。据《医宗金鉴》记载,已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等。种痘术的发明,不仅对当时保护人民健康起了很大作用,而且为后来1796年英国人琴纳发明牛痘疫苗预防天花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中医学对温病的预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创造出许多既有民族特色,又有一定效果的预防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限于历史条件,我国古代在对温病预防的方面,还不能够完全控制温病的发生,所以还应与现代的各种预防措施结合起来。

  2.温病预防的方法

  预防温病的具体方法很多,其中免疫接种等特异性措施,健康人群在流行季节预防给药,对预防温病的传染有很好的效果。大多数温病具有传染性,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采取措施以控制温病的发生和传播,其内容参见《传染病学》,此处不再赘述。以下介绍具有中医中药特色的预防方法。

  (一)培固正气,强壮体质

  具体说来,培固正气,强壮体质大致有以下四种: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我国医学家和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了许多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气功、保健按摩及武术运动等,都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可以根据个人的条件,如年龄、职业、居住环境、爱好等,选择锻炼项目,提高自身的防病抗病能力。

  (2)顺应四时,调适寒温人类生存在大自然中,与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应根据季节变化和气温的升降,及时调整衣被和室内温度。冬日不可受寒也不宜保暖过度,夏日不可过分劳作也不宜贪凉安逸、恣食生冷。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是保护人体正气的一个重要方面。

  (3)保护阴精,固守正气人体内的阴精是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抵御外邪的侵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着重保护阴精,其方法除避免早婚、早育、房劳过度外,还要注意日常生活中必须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等。

  (4)注意环境,搞好卫生经常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整洁卫生,居住地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没有污染。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要洗手。在饮食上不食用腐败变质食物,不过食辛辣炙烤之品,不嗜烟酒等。

  (二)及时诊治,控制传播对具有传染性的温病患者,必须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及时隔离、控制传播。并迅速向有关防疫部门报告,使防疫部门能随时掌握疫情,采取相应措施。

  (1)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早期发现并治疗具有传染性的温病患者,不仅有利于患者及早得到诊治,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病死率和后遗症,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同时也有助于及早控制疾病的传播,防止发生流行。因此,密切注意气候是否异常,当地是否有温病的流行,且熟悉各个不同季节多发的传染性温病,熟悉这些温病的初起临床表现及相关的诊断标准,提高早期的确诊率,及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2)及时隔离对具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对于曾经接触过患者的疑似病人、病源携带者也要区别不同情况进行观察、检疫,必要时应进行隔离。患者在隔离期,应避免与健康人或其他疾病患者的接触。医生、护士及其他人员与这些患者接触时应有一定的隔离措施,如戴口罩、隔离帽,穿隔离衣、鞋等。在病室及其周围采取一定的消毒处理措施。患者的痰液、呕吐物、粪便、血液等都不可随便向外排放,应集中起来消毒处理。患者的衣物及生活用具均要消毒处理。有时还要采取措施控制人群的流动。

  (3)控制传播根据温病的感受途径不同,对各种温病可采取不同的措施来阻断其感染传播途径。如对通过呼吸道传染者,可在流行期间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并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尽量避免或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时可戴口罩,同时也注意双手的清洁和消毒,不要挖鼻孔、揉眼睛等。对通过消化道传染者,应特别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不饮生水,注意饮食用具的消毒,勤洗手,勤剪指甲,管理好水源、粪便等,以防“病从口人”。对于通过蚊子、跳蚤、虱子、苍蝇、老鼠等动物传播者,则要采取各种方法进行防虫、驱虫、杀虫或捕杀等手段。

  (三)预施药物,防止染病

  在温病流行期间或可能流行的季节,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可能感染温邪的人群预施药物,以防止温病的发生与传播目前采用较多的预防方法和使用的药物主要有:

  (1)熏蒸预防法即用药物燃烧烟熏,或将药物煮沸蒸熏。此法一般适用于以呼吸道为传播途径的疾病预防。如在风温病流行期间,可用食醋加清水,在居室内煮沸蒸熏,可预防该病的发生。又如采用苍术、艾叶烟熏剂在室内燃烧烟熏,对预防腮腺炎、水痘、猩红热、流感等传染病有显著效果。

  (2)滴喷预防法即用药物滴入鼻腔内,或用药粉吸入鼻腔内或喷入咽喉。此法多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如将食醋用冷开水稀释后滴鼻,或用白芷、冰片等共研细末,取少量吹入两侧鼻孔,或放在口罩内任其缓慢吸收,对风温、春温、暑温均有一定预防作用。

  (3)中药预防法可根据身体的状态辨证用药预防,或针对当下流行的温病采用一味或多味中药煎汤内服。如用紫草、丝瓜子、贯众等煎汤预防麻疹;用马齿苋、大蒜等煎汤预防痢疾。

  (4)食物预防法有意识地食用某种食物,有助于预防疾病。如秋季气候干燥,多饮甘蔗汁、梨子汁等预防秋燥,进餐时拌食适量大蒜用可预防痢疾。每日吃大蒜5g左右,可预防流脑。

  历史告诉我们,瘟疫可以被控制,但是很难被消灭。鼠疫、霍乱、流感,在历史上存在,在现仍然存在,我们要时刻警惕,不能让它们卷土重来。

  五、中医是如何抗疫的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总体战、阻击战中,中西医联手共同铸就了一道牢固的生命防线,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其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推荐使用的抗疫利器“清肺排毒汤”成为使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使用效果最好的方剂,彰显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充分体现了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向的正确性。

  1.认知人与自然,勇于使命担当

  古今中外,均有大型疫病相继发生,国外的“黑死病”、“大型流感”曾经造成了灭顶之灾,国内从公元前360年到公元1644年的两千年中,有史记载的瘟疫竟达250次以上,多次大型疫情造成死亡枕藉。张仲景《伤寒论·序》曾哀叹:“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当前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持续恶化尚未能得到有效、根本的改变,导致各种致病因子不断变异,人类疾病谱亦随之越来越快速演变,于是,SARS、MERS、H1N1流感、H7N9禽流感、埃博拉、霍乱、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此起彼伏地祸害苍生。因为疫情传播的规律具有“四无差别”的特点,即无国界差别、无种族差别、无贫富差别、无等级差别传染流行,百疫丛生也就越来越趋向于常态。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完全符合疫病防控的主旨。“治未病”,涵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中防逆转、瘥后防复发”的疾病发生发展全程,事实证明中医药对疫病的防控非常有效。以“清肺排毒汤”为例,截至5月20日,纳入“清肺排毒汤”临床观察的10个省(不包括湖北省)66家定点医院1337例本土患者,1323例治愈出院(占98.95%),其中包括57例重型患者。且救治患者无1例轻型转为重型、普通型转为危重型,彻底实现了“病中防逆转”,阻断了患者向重型、危重型转化。

  由此看,这一“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一是我们必须充分认知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作为医药卫生工作者“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必须勇于护卫生命健康的使命担当,加强疫病的防控工作。二是中医药在疫情防控的“战时”必须尽早及时介入,在疫情防控的“平时”要参与“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与西医药携手,优势互补,“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三是要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应急和救治能力,要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用行动和效果来实现和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并重”。

  2.辨析核心病机,诚于传承精华新型冠状病毒本身不仅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因此,面对病毒蔓延的疫情,必须争分夺秒寻求有效方药救治。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紧急启动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剂临床筛选研究”专项。

  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中医如何认知新冠肺炎?专家们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当然属于“疫病”范畴,是瘟疫的一种,具备疫病的易感性、相似性、传播性、危害性四大共性。但是,究竟属于“肺温”、“湿温”、“湿毒疫”、“湿疫”还是“寒湿疫”?纵观本次疫情,寒湿入肺,痰饮郁结,出现气逆咳喘等症状;毒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所致发热、咳嗽等症状;湿邪入里,加之肺为水上之源,肺失宣降,水经不布,水湿内盛,以致脘痞,纳差,呕恶、便溏等胃肠道症状及普遍的舌苔厚腻。《黄帝内经》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言“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本病发病之前即有正气虚,发病之后,病邪内羁,气血津液受耗,又容易致虚。因此,虽然致病因素很多,但本病主要由“寒湿之邪”所致,寒湿病邪是核心病机,此疫当为“寒湿疫”。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伤寒杂病论》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而这正是中医临证思维的精华所在,只要辨析核心病机精准,则组方针对病证精准。有是病、见是证、立是法、组是方、用是药。证变则法变,法变则方药变,以变应变,灵活运用,精准匹配。所以,运用筛选、组合自公元3世纪初中医经典《伤寒论》的“清肺排毒汤”,终能疗效显著、战绩斐然。

  从这个角度,这一“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一是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可以从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以及省市中医药优秀人才、西学中、西医药、计算机、新科技等跨界专业人才和民间中医、少数民族医确有专长的人才中遴选、培养。特别是全国中医药(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它创造性地采用“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的方式已经研修培训到第四批了,被业界誉为“中医黄埔”,这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同时,建议建设国际一流中医药大学集中培养高端中医药人才。二是要“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改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三是要做到“五求”:在传承创新全程中要力求做到求正、求真、求实、求精、求新。其主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求正”,就是首先要力求方向正、思路正;“求真”,就是要求理论真、方术真、药物真、传授真;“求实”,就是要求案例实、数据实、疗效实、业绩实;“求精”,就是要求释典精准、辨治精准、组方精准、用药精准;“求新”,就是要求创新理论、创新治法(包括给药途径)、创新方术、创新药物(包括炮制和剂型)。

  总之,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实践,充分体现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应该力争做到“三要”:一要在守正的前提下创新,做到“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既不能唯古是从、故步自封,又不能以西律中、削足适履;二要以中医理论为主导,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跨界融合为平台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开展创新;三要以治未病和中医优势病种为主,让国际医疗保健与我原创中医“接轨”。[2]

  六、中医是如何治疗疫病的

  传染病暴发,当今大多数人想当然地认为应首选西医治疗,质疑中医治疗传染病疗效太慢,不能迅速将传染病蔓延之势得以有效控制。中医不仅擅长治疗传染病,而且中医能救命!但总有些人排斥中医,即便中医在治疗中实实在在地取得疗效。历代中医大家都曾有过用中医治疗温病(即疫病,今时称为传染病)的经验,并且将经验都传承了下来。比如,明清时代温病流行,就产生了温病学派,其中有十数位了不起的温病学家,他们用中医防治温病,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以下就近百年来中医治疗传染病的医案,试举数例,以见中医的神奇:

  1956丙申年,石家庄爆发了流行乙型脑炎,西医控制不住,疫情越来越重。不得已周恩来请名中医蒲辅周把脉开方。蒲老结合运气学说,根据石家庄久晴无雨(属暑温)的气候情况,清热解毒养阴,以白虎汤,大见奇效,治愈率高达90%以上,疗效远超世界水平,拯救了上万人的生命。

  1957丁酉年,北京也开始流行乙型脑炎。西医还是不行,还是求诸中医。还是蒲老出手,从当地的气象和当年的五运六气出发,考虑到北京多年阴雨连绵,湿热交蒸,属湿温(不同于暑温)。改用白虎加苍术汤、杏仁滑石汤、三仁汤等中药方剂化裁,以芳香化湿和通阳利湿的中医思路进行治疗,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1958年广州流行乙型脑炎,国医大师邓铁涛针对暑热伏湿之证,同样用中药对证施治,疗效亦达90%,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同样挽救了上万人的生命,且完全无后遗症。

  2003年非典暴发。北京用的是西医,但死亡率非常高,人心惶惶。而广州在邓铁涛老中医的指导下,用中医来治疗非典,死亡率即降成零。北京最后不得已,使用超大剂量激素才勉强治愈了患者,但患者康复后导致股骨头坏死,后患甚大。

  事实本来如此,为何不肯相信中医呢?有人说,因为中医用的是阴阳五行概念,这是玄学;有人说,因为中医是古人的医学,古人的智慧不如今人高明;有人说,因为中医用的都是草根树皮,太低档了,不如现代医药生产的药品高大上……

  中医是华夏先祖传承给国人的大智慧,中医最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和血脉,选择中医,选择的不仅是一种医学体系,更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态度。由于受天地五运六气影响,疫病包括流感等各种传染病总会时不时发生,疫苗的研发跟不上天地气机变化的节奏,我们只能选择中医,用中医去预测,去预防,去养生,去康复。(中医董洪涛)

  在历经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中华民族战胜过无数次“温疫”的肆虐,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医温病学理论体系与临床治疗体系的确立和完善,使得中医药战胜“温疫”的能力达到—个全新的高峰。为此,国人应立足于“古为今用”的原则,科学的认知治疗“温疫”的学术思想、诊疗方法、治疫经验等内容,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七、中医药防病抗疫中的优势和价值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4900余名从全国各地调集而来的中医药人驰援湖北,约占援鄂医护人员总数的13%。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3位院士及数百名专家奋战武汉一线,中医药援助队伍规模之大、力量之强,中医药参与防控救治程度之深、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春兰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高度评价此次中医药抗疫贡献为“这次抗击疫情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并凝练了“五个首次”。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张伯礼以72岁高龄,临危受命,奔赴武汉前线,征战“沙场”,为中医药充分深度参与疫情防控立下汗马功劳。[3]

  9月17日,在2020南京医药生命健康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说“面对百年不遇的全球大疫,可以说,中医经受住了这场百年大考”。中医药参与了91.86%确诊病例的救治,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清肺排毒汤……这些药方不仅是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给出的答案,也是中医药传承的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回顾历史,中国曾发生数百次疫情。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共发生四次大规模疫情,四次抗疫中都有中医药的身影,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作用尤甚。

  1.抗击疫情中,中医药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此次抗击疫情中,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治疗,形成覆盖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诊疗方案。由湖北省42家中医院作为定点医院,中医医疗队整建制接管8个重症病区和江夏方舱医院,其他方舱医院都派驻4~8名中医专家。各定点医院把中医药纳入使用范围,对轻症患者,中医药早介入、早使用;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医医师全程参与救治方案制定、病例讨论和查房;对医学观察的发热患者和密切接触者,主动送药上门;对出院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方案。

  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对于轻症、普通型患者,中医药完全可以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核酸转阴时间、肺部炎症吸收等也优于对照组,特别是核心指标由轻症转重症比例明显降低。同时,中医药可使血液中淋巴细胞数目增多,RCP等炎症介质降低,说明新冠肺炎免疫功能在改善,炎性因子在减少。

  2.在抗击疫情中,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如何体现?

  张伯礼院士说:西医中医的目的都只有一个,治病救人!这次疫情防控救治中,中西医合作得很默契,用事实证明在疾病救治中中西医是可以很好配合的,也对未来我国医学临床和预防配合、中医与西医配合、实践同教育衔接都有很好的启示,中西医达到了优势互补。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西医配合的方式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方案,正为全球抗疫作出贡献”。

  在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生命支持至关重要,西医为主,中医配合。中医虽是配合,但在某些临床关键环节中医药也能够“四两拨千斤”。如有的患者氧合水平比较低,血氧饱和度波动,这种情况下,尽早使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服独参汤,往往一两天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就稳定了,再过一两天氧合水平就上去了。有的患者上了呼吸机,但人机对抗,患者腹部胀满,腹压抬高膈肌,影响氧疗效果,此时采用通腹泄热的承气汤类方药,一两剂药大便泄通,胀满消除,氧疗效果明显提高。炎性因子风暴,加重炎症反应,也是由轻症转重的关键,使用清热凉血的血必净注射液,对控制炎性反应综合征有明确作用。有些患者肺部感染控制不住或吸收慢,加注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就可以和抗生素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很多患者这样被治愈了。现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症患者都是中西医联合会诊,较多患者使用了中西配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依据张伯礼院士此前提供的数据,从中西临床效果对比的角度,中医组接诊34人,其中普通型27例、重型6例、危重型1例;西医接诊18人,其中普通型13例、重型4例、危重型1例。

  中医组治疗方法:运用湿毒郁肺方、疫毒闭肺方等汤药和中成药连花清瘟、金花清感颗粒、藿香正气水、体外培育牛黄等;中药针剂用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使用汤剂的比率占88.2%,血必净注射液的使用率占88.2%。此后运用针灸、按摩、灸疗、太极、八段锦等中医恢复疗法。西医组治疗方法: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利巴韦林、a-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奥司他韦等;抗感染药物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类及青霉素类药物等以及丙种球蛋白、甲基强地松龙;根据病情需要使用高通量氧辅助、无创面罩通气、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辅助治疗。

  两组治疗结果显示,体温复常时间:中医组(2.64±1.31)天,西医组(4.38±1.90)天;平均住院天数:中医组(7.38±2.06)天,西医组(9.59±3.59)天;CT影像好转率:中医组88.2%,西医组68.8%;临床治愈率:中医组32人(91.4%),西医组11人(61.1%);普通型转重型及危重型发生率:中医组5.9%,西医组35.3%;死亡率:中医组死亡3人,8.8%,西医组死亡7人,38%。

  另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此前介绍: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重型、危重型患者662例(中药汤剂组484例,未用中药汤剂组178例)。中药汤剂组死亡15例,未用中药汤剂组死亡56例。中药汤剂组的死亡风险下降87.7%,与未用中药汤剂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核算死亡率可知,中药汤剂组死亡率是3.1%(15/484),非中药汤剂组死亡率是31%(56/178),后者是前者的10倍。

  通过比较可以认定,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显著成绩与中医药普遍且早期介入存在直接和确定的联系。国务院新闻办在3月23日发布会上公布的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全国确诊患者有91.5%采用了中医药治疗,临床观察显示总有效率在90%以上。在其他国家只能或主要运用一个医学体系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我国却可以中西两手并用、双管齐下,这是“中国特色”最大的优势所在。

  3.中医药参与武汉抗疫将被载入中国抗疫史册

  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辑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每次疫情,都能让当时的社会为之紧张。但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中国历史也是一部战“疫”史。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指挥下,在中央指导组强有力指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联防联控、共克时艰,进行了一场史诗般雄浑壮观的大国抗疫战争,这段抗疫一定会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国医学防疫史上的重要篇章。但是书写今天这段抗疫史时切不要遗忘属于中医药的篇章,中医药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如抗击SARS,阻击甲流,一如三千年来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每次瘟疫,中医都不曾缺席,而中医药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注重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探索形成了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大疫出良医,大病出良药,深入发掘古代经典名方,结合临床实践,筛选了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批有效方药,也成为中国方案的重要特色和优势。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中,中医药得到国内民众的广泛认同,并且还会持续为国际抗疫做出贡献,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和世界意义。中医药抗疫形成了五个“首次”,即首次大范围有组织实施早期干预,首次全面管理一个医院,首次整建制接管病区,首次中西医全程联合巡诊和查房,首次在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这是两千年以来所未有的。相信群众自有公论,历史将记住中医药的贡献![4]

  八、中医药防病抗疫的未来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华民族与瘟疫斗争了几千年,是中医药护佑了华夏儿女的繁衍生息。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SARS、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新时代,中医药要发展,“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未来的医学必将走上中西医并重的守正创新之路,借用现代医学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将中西医对疾病的认知放在一个新的、统一的基准上,用中医思维,从因机证治的角度,重新审视疾病、找到疾病的共性规律,用中医的手段解决问题,利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等多学科的手段阐释治病的机理,进而丰富现代医学的认知。

  1.中医药在继承中创新

  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扶正祛邪、内因治本等,是中医药的精华,千百年来传承的经典名方也是中医药的精华。传承精华不仅包括对古方的搜集、整理和应用,而且需要对古方的科学内涵和思维理念进行研究、消化、吸收,并转化为新的技术成果,既做到古为今用,又做到化古为今。守正是中医药的命脉所在,创新是中医药的活力所在。中医既要继承精华,同时也要结合现代科技,包括中西医优势互补、应用先进检查手段等,加强总结和研究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

  2.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习主席主席指出,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历史上,中医药作为成熟的传统医药体系,不仅影响周边国家,还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如今,中医药已经成为国际交流合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名片。拔火罐、针灸等中医疗法在国际上“热”了起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也带动了中药“出口热”,让传统中药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对于如何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的海外影响,让更多海外患者认可、接受中医药,专家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优质道地药材的缺乏是阻碍中医药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郭兰萍说,道地药材就如地理标志产品一样,是一种特殊产品。

  为了解决优质道地药材缺乏问题,中国一些企业在同经纬度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探索种植中草药,比如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正积极推动中草药海外种植项目,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种植了约100至150公顷中药材,计划扩大到500公顷。据了解,中国已在俄罗斯、白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种植人参、大青叶、板蓝根等中药材。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由于缺乏合法的药品身份,中药在西方大多数国家只能作为保健食品或食品添加剂销售。中医在海外发展也面临良医难觅、资格难考等诸多困难,技术壁垒、贸易壁垒和法律壁垒成为中医药“走出去”要跨越的门槛。

  业内人士认为,中医药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加快优秀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强科学研究、加快药号批准,通过探索发展境外中医药产业园等方式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中医药“走出去”应走一条创新之路,打造中医药自己的国际标准,探索一条适合中医药本身,又能让世界理解、便于沟通的新路。中工国际总经理王宇航建议,应大力发展中药材的同纬度种植,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规模化种植,实现中药材有计划种植、有组织生产和供应;提供国际化的药材种植、生产加工、跨境贸易和金融服务,打造从产地源头到最终产品全程可追溯监管模式,按照统一的绿色有机中草药材种植、加工标准进行回购,提升中国中医药国际市场占有率,实现中药材海外种植与国内产业布局形成联动。此外,相关专家建议,建立健全中药材国际贸易的中国标准,建立认证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现医药并举,最终推动以中草药种植、中医药品生产加工、中药材现货期货交易服务为代表的三个产业协调发展。推动现有中草药材交易平台转型升级或打造全新的中草药材国际期货现货交易平台,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在传统医学领域的资格、标准互认,消除合作壁垒。

  专家建议,中医药文化教育机构还可积极在海外落地中医药科普场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呈现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中医诊疗、中药制取等,让国外民众更真切地接触中医药。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机制,推动中医服务普及全民。比如,线下举办中医药文化展览、义诊活动和健康讲座,发挥医药和科普宣传作用,为中医药传播营造良好的氛围;线上提供远程问诊体验服务。对于中药材类产品,尤其是药食同用的中药材,可以通过网络销售,以食品、保健品形式流通销售,逐步提高国外民众对中药材安全性的认可度。

  这次疫情对中药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中药也确实有效,得到广泛共识。以临床科研作为切入点,让海外病患体验到中医药疗效,同道认知中医药疗效。这是必要的基础。中医走向国际,一看需求,二靠标准,一定是标准先行,而科技是基础,要练好内功,把自己的功课做好了。这样走出去,中医就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3.中医药对未来社会也有重要作用

  在其他一些国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中,中医药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向意大利、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了中成药、饮片、针灸针等药品和器械,并选派中医师前往有关国家支援抗疫。今年2月底,匈牙利的中医师就开始熬煮可以增强免疫力的中药茶饮,并免费向当地民众发放,匈牙利卫生部补充医学工作委员会主任艾瑞·阿扬道克表示:“相信中医药会在匈牙利抗击疫情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医药和西医药可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

  谈及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中医药发展的启示,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表示,要加强突发重大传染病中医药应急防控体系建设,健全中医药应急响应与工作机制,建立政府协调的中西药协同应急救治体制,除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对我国未来社会也有着重要作用。

  21世纪,糖尿病、高血压、类风湿、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正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老年人更是这些疾病的高发群体。对生理上的“弱势群体”,中医药优势更明显。仝小林院士表示,西医重视靶点,中医重视整体、调理,老年人易患上多种疾病,中医的特点对于老年人疾病的治疗,具有更大优势。我国老龄化步伐不断加快,老年人口不断增加,需要加强科研攻关,坚定中医文化自信,积极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重大传染病中的主流作用,不断推进中医理论创新。全面推广中医药服务,不但婴幼儿可能较少受到部分对抗性药物对免疫系统自然正常发育的影响,老年人也能应用中医药结合中国传统特色食疗、心疗等方法,以缓解我国老龄社会医疗保障的重大难题。因而,全面推广中医药服务,既符合中国国情,也大有可为。

  4.如何改进未来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张伯礼院士说:随着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多,公共卫生应急问题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虽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前期的乱象也显示出我国在应对突发重大疾病的能力方面仍存在不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组织管理上,建议创建设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构。每次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均采取临时领导小组的方式,会加大各部门机构之间协调所需时间,且不利于危机后的经验总结。应当建立一套成熟的危机应对机制和组织架构,必要时能协调各级政府机构应对突发事件。应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明确与各省、市、县疾控机构的关系。修改传染病直报机制,情况紧急时可直报中央。完善国家传染病预防和治疗体制机制,建设规模适当的预防医学队伍,培养更多的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型人才,平时临床治疗,战时进入“红区”。

  将中医药真正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来,实现中西医并重参与传染病防控;完善中西医协作的机制,确保中医第一时间了解疫情、全程参与,整建制承包定点医院,按照中医理论诊治,有利于快速总结出中医药诊治方案。

  在人员队伍上,加大公共卫生与防疫医学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流行病学队伍建设。我国应建设一支拥有丰富经验、过硬技术且经过有素训练的突发疫情快速反应队伍,包括中西医专家、护士、传染病相关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媒体工作者等,直属中央管辖。

  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去年召开的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外感病、脏腑症等中医病症名称,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在欧洲,中医师、针灸师就有12万人之多。全世界70多个国家制订了中草药法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传统医药机构。国际上中医药从业人员大约有30万—50万人。

  截止2008年初,中国中药企业已有近1500家,产业经济规模已突破了千亿元。这表明中国中药产业在不断壮大。此外,中国已有9000余个中成药品种,剂型也从传统的“丸、散、膏、丹”发展到40多种。2019年,我国中药类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1.74亿美元。在一些地区,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

  中药现代化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成就斐然,包括中药产值増加,在18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并与80多个国家签著政府可协议,在海外建立几十个中医中心,开设20万家中医诊所,中医药相关国际论文发表数量增长很快等等。

  但是仍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一个就是要提升中药材的品质,规范化种植,保证道地药材基效,生成无公害中药材。第二个问題就是提供更多的临床有效证据。不仅需要通过现代医药研究它的作用机理,还需要拿出过硬的循证证据,这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前提。同时,我们要统一标准,因为任何个学科成熟发达的标志,就是要建立标准。中国是中医药宗主国,有责任发挥引领作用。[5]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3月2日,习主席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明确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