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中文版本篇文章1519字,读完约4分钟

“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近年来,韧性城市建设备受关注,提高城市韧性、增强抗风险能力,正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的重大课题。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疫情防控、应急管理、灾后恢复等的重要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社会治理与改革发展中矛盾和问题聚焦的窗口。因此,构建韧性社区是建设韧性城市的有效途径。

为构建安全、舒适、幸福的西城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 2022年西城区社工委民政局以社会建设科发起,以公益创投资金支持,同年6月与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院、西城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北京市诚扬社会工作事务所联合,依托西城家园平台共同开展西城区韧性社区营造项目。西城区运用西城家园广传播、高互动的特性以线上问卷形式面向全区居民投放《西城区社区韧性调查问卷》,仅一个月时间就收到有效反馈问卷1491份,为西城区韧性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搭建提供了充足的数据分析量。西城区围绕社区韧性评价标准建设开展线上讨论、线下座谈,深度访问西城区综治办、街道办公室等社区韧性建设领域的专家,基于科学性、独立性、全面性、适用性和可行性原则,初步形成社区韧性4个一级评价指标:社区成员韧性、社会网络韧性、基础设施韧性、防灾应急韧性和16个二级评价指标。 

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院由周霞教授率领专项专家组从老旧社区改造补城市治理短板的视角出发,针对社区建设“平疫结合”的现实需求,以资源集合视角下的韧性社区为基础模型,以国内外城市公共安全、社区治理及社区韧性等相关理论为支撑,借鉴雄安新区基层社区风险评估与韧性提升的实践经验,与西城区区情和社区实践相结合,剖析西城区不同类型老旧社区在疫情应对及韧性建设中的不足,总结出“三老”、“双差”、“双弱”、“一乱”的社区韧性提升共性困局及各类社区的个性问题,并从设施环境建设、智慧化协同、“党-政-社-群”多元主体参与角度提出老旧社区韧性提升的普适性策略,以及各类社区风险防范、韧性之治的针对性建议,为西城区韧性社区建设建言献策,拓展了韧性城市建设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周霞教授介绍,本次以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西城区社区韧性调查问卷》和《社区脆弱性统计量表》,对标西城区不同类型的社区和大量驻区居民开展的调研工作能够感受到西城区对社区韧性建设的高度重视,对组织推进“党-政-社-群”五社联动的社区公益合伙人机制建设给予良好的发展空间。

 西城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实务专家富莉莉从致力探索党建引领下的“五社联动”社区韧性治理模式视角出发,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中,形成“无缝嵌入(全面参与社区韧性治理)”、“专项联动(社工专业辅助)”、“行业支持(行业连接与支持)”“打造优秀志愿者团队(社区志愿者充分融入社区治理)”“挖掘社区慈善资源(社区慈善资源注入社区治理活力)的新局面,汇集各方力量形成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力量的自主互利模式和社区治理新格局。

西城区15街道结合自身特点,陆续开展各具特色的防灾抗险宣传活动。其中,金融街街道组织社区优秀青少年志愿者团队成员,以辖区安全教育基地为场域,以互动演示的形式在社区工作者张宗昱的帮助以身示教,并以安全教育短片形式在西城家园媒体平台播放。

西城区韧性社区营造项目着重研究并构建西城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街道、社区以社区网络动员和服务能力升级为营造侧重,受益人群广泛,参与人数众多,街道和百姓评价“双高”,初步取得一定成效。促进社区共同行动,链接社区内外资源,有效提升社区自我抵御灾害与风险的能力,筑牢社区自我服务的基石,增强社区“抵抗力”来应对外部突变与压力,构筑即充满活力又可面临危机的健康安全韧性社区。